2014年3月17日星期一

百年跑馬燈 蕭山多地在傳承


“跑馬燈”是蕭山南片人過節的傳統活動,跑馬燈每逢春節、元宵期間,馬燈盛會便會“重現江湖”,鑼鼓喧天小馬跑的陣勢,南片百姓都愛這原汁原味的“跑馬燈”。

  蕭山南片盛行“跑馬燈”

  臨浦鎮橫一村跑馬燈久負盛名,早幾年已被列為“非遺”項目,led招牌每年的元宵節,村民自發組成的馬燈隊伍都會在臨浦一帶進行表演,增添節日的氛圍。最近,在區非遺中心公布的蕭山區第五批“非遺”項目名錄中,發現,河上鎮聯發村的“跑馬燈”和戴村鎮尖山下村的“尖山下馬燈”分別以傳統舞蹈、民俗的形式被收錄其中,至此,蕭山“跑馬燈”技藝至少有3地在傳承和保護,且都集中在蕭山南片。

  何為“跑馬燈”?這項技藝寓意著為百姓送去吉祥如意。馬燈要跑,首先得制作起來,直爽的蕭山南片人做事有個習慣,喜歡“一件事扛到底”,親力親為,所以,馬燈全部是由鄉親們自己制作的,制作的過程相當復雜,先要上山砍來毛竹,削成竹片,再編織框架,糊上彩紙……等所有工序完成,常常需要花費很長時間。而表演“跑馬燈”也很講究,需要事先排練好幾個陣型,三角陣、梅花陣等等,往往由10多歲的孩子們騎“小馬”,青年人騎“大馬”,年長者則在邊上敲鑼打鼓進行配樂。

  百年技藝 三地各有淵源

  一項“跑馬燈”技藝,南片多地有流傳,這不僅與南片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背

  景有關,也說明了蕭山南片百姓不忘傳統文化的“戀舊”情節。

  當然了,關於“跑馬燈”,各地的淵源、特色都不盡相同。

  戴村鎮尖山下村的“尖山下馬燈”年資最高,流傳至今,已有300多年。據70多歲的村民姜萬祥回憶,他小時候,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會扎馬燈;他十來歲時,就曾在村裡的馬燈隊中扮過小馬,那種熱鬧喜氣的場面,他永遠也忘不了。然而,從上世紀60年代末起,“跑馬燈”風俗逐漸淡出了尖山下人的視線;直到2001年,在村裡幾位字幕機“跑馬燈”愛好者的組織下,“跑馬燈”盛況才在尖山下村再現。

  河上鎮聯發村的“跑馬燈”模仿的是古時征戰的場面,演員們在馬燈鑼鼓的指揮下不電視牆斷改變陣勢,如沙場點兵、雙叉陣、彎四角、梅花陣、大三角、小三角、落場等多種陣勢,其中最有名的是落場,這個陣勢模仿的是隋唐英雄羅成單槍匹馬征戰沙場的場面,騎著“汗血寶馬”的小演員和手持帥旗的馬夫踩著鑼鼓聲,一會兒策馬揚鞭、一會兒奮勇殺敵,好看極了!“馬頭”和“臀尾”都有燈,到了晚上就更好看了。

  臨浦鎮橫一村的“跑馬燈”源於1945年。那時候抗日戰爭取得勝利,橫一村的老百姓歡欣鼓舞,為慶祝勝利,村裡舉辦了第一次“橫山傅龍馬燈會”;但過後不久,“跑馬燈”這一民間活動被禁;直到1984年,改革的春風沐浴神州大地,“跑馬燈”禁演的命運成了歷史;那時候,橫一村絕大多數的村民都姓傅,多數中年人都還記得年幼時村裡“跑馬燈”的熱鬧,大家一合計,於是又玩起了“跑馬燈”,直到現在,每到春節,村裡都會上演跑馬燈,從不間斷。

  盡管各地的“跑馬燈”特色不一,但老一輩傳承人的願望是一樣的—他們都想尋覓到好苗子,將這項難得的技藝傳給下一代。令人欣慰的是,現在,三地的“跑馬燈”都有娃娃隊伍,年齡最小的五六歲,最大的十三四歲。等這些孩子再長大些,傳承人們還打算教他們如何制作馬燈,希望通過培養新一代傳承人,能讓蕭山南片的這項古老技藝走廣告招牌得更遠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