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日星期一

一場魔術交流的“盛宴”

  被譽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魔術師之一的婚禮表演邁克•阿瑪,在為大家展示自己創作的魔術教學DVD和書籍

  晚宴上,各國的魔術大師們還來不及好好享用美食,就被熱情的魔術愛好者團團圍住,索要簽名、排隊合影,一些魔術師還即興玩起了魔術,餐廳裡的氣氛火爆而熱烈——這是10月25日中國北京亞洲大學生魔術交流大會開幕式後魔術愛好者顧不得飢腸轆轆,此刻他們只希望能和大師們多說魔術表演幾句話、多拍一張照、多要一個簽名。

  其實,不只是在第一天的晚宴上大家渴望與魔術界泰鬥們多交流,在為期三天的亞洲大學生魔術交流大會中,比賽中、沙龍上和課程的間隙,只要大師們稍有空閑,參加大會的魔術愛好者們就沒閑著,大家都希望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與以往很難見到的大師們近距離交流小丑魔術

  “交流”這一主題,貫穿了整個亞洲大學生魔術交流大會的始終。

  對話

  10月25日晚,每位參加開幕式的大師身邊都圍滿了眾多魔術愛好者,國際魔術聯盟榮譽主席埃瑞克•艾斯文和大家聊起了中國之行的感受;2012世界魔術大會最佳原創獎得主西蒙•柯奈爾親切地用中文和大學生們交談;觀摩者和社團代表們排著隊與來自匈牙利的美女魔術師凱特琳合影……

  來自英國的著名近景魔術師邁克爾•文森特同年僅9歲的小男孩李傲更是互相變起了魔術。之後,這組“新老交替”魔術師還專門合影留念。所有選手、社團代表,工作人員,都與大師們進行熱烈的交談。

  交流,不單單是聊天這麼簡單。10月26日近景組別和舞台組別的魔術比賽結束後,組委會召集評委和所有選手,分別進行一對一的交流指導。

  “這非常好,以前參加的比賽都是評委打完分就走了,這次的評委特別細致地告訴我們現有的表演有什麼不足,流程上、手法上還有什麼可以改進的地方,我們可以很自由地找他們聊。”來自香港的舞台組選手王熙文說。

  在近景組比賽的間隙,來自美國拉斯維加斯的“魔神”級大師傑夫•麥克白從評委席來到觀眾席,與中國地質大學的近景組選手鐘志達進行交談,一邊聊著,傑夫還一邊靈活地展示手法,昌平電視台的攝像老師也在一邊給鐘志達提供了機位和拍攝角度上的意見,可謂是“全方位”的對話。

  除了世界知名的魔術大師,還有一些魔術圈內的知名人士也在現場和選手進行了交流。山東電視台體育頻道的節目主持人杜堯森對選手的現場表現力進行了點評,大連東軟信息學院的近樂團表演景組選手張昭龍在一旁頻頻點頭,記下自己的不足之處。

  緊湊的時間安排阻擋不了魔術愛好者們的熱情,10月26日晚的魔術沙龍持續到了凌晨一點。魔術大師和白天的參賽選手們分散在不同的小桌,每桌周圍都圍成一個小圈子進行著熱烈的討論。魔術表演的主持人毛鎮凱一邊表演,一邊對圍觀者的手法進行指導。在這裡,魔術大師褪去了舞台上的光環,與魔術愛好者們進行親切交流,和藹耐心地解答每一個在他們眼裡或許略顯稚嫩的問題。

  除了如師長般的教誨,大師們還在“魔幻青春•北京青年魔術師之夜”和青年魔術師們一起大玩游戲,當魔術師麥克•阿瑪隨《最炫民族風》、《Nobody》扭動身體,傑夫•麥克白跳起《江南style》時現場氣氛達到頂峰,觀眾們的掌聲、尖叫聲、歡呼聲不絕於耳。

  教學

  魔術課程也是此次交流大會的重頭戲。來自世界各地的六位頂級魔術師給大學生魔術愛好者們帶來了魔術課程的盛宴。

  傑夫•麥克白在講座中給大家一個巨大的驚喜——他讓觀眾們把電子郵箱都留在他帶來的紙上,並誠懇地說:“我們今天只能交流一小時,但是留下聯系方式後我們這一輩子都可以聯系。”

  短短一小時裡,他盡可能地把自己多年經驗傳授給青年魔術師,教他們如何在不同距離下與觀眾進行眼神交流、集中觀眾的注意力、如何控制場面,並邀請在場觀眾上台變魔術、教魔術。香港演藝學院的劉超表示:“傑夫教的這些如何集中觀眾的注意力的技巧比教一些小魔術對我們更有用。”

  魔術師戴爾•沙爾瓦克在課程上手把手教大家變小球的魔術,從大的原則到小的細節,都展示得非常清楚。他還邀請了兩位觀眾上前,從走台的腳步、角度到變魔術時的站立角度、走路步伐等細節對他們進行一一指導。

  接受了大師手把手指導的觀眾王家寶說:“以前也聽過戴爾的講座,但是沒有這次交流得這麼細致。最開始我是在雜技團和前輩學的走台,這次台上的十分鐘收獲很大,戴爾的教學系統細致,我能學到不同文化中魔術的精華。”

  魔術讓戴爾•沙爾瓦克游歷世界、廣交朋友。“這次交流會結束後,我又多了幾百個新朋友,希望我們都能變得更好。”他說。

  在課程的間隙,坐在觀眾席中的魔術師們被魔術愛好者們圍繞著提問交流。今年9月中國北京亞洲大學生魔術交流大會(中國風雲會)的舞台組優秀獎獲得者、來自南京高等職業魔術師表演技術學校的曹元峰,一邊向著名魔術師陳智玲表演自己的步法,一邊請教。

  切磋

  亞洲大學生魔術交流大會不僅加強了大師與魔術愛好者之間的交流,大學生魔術愛好者之間的交流也令參與者感到收獲滿滿。這些參與者大多來自全國近50個高校的魔術社團。

  在魔術沙龍上、在魔法課堂的間隙、在大家一起乘坐的大巴車上,甚至在飯桌上,只要魔術愛好者坐在一起,都會響起“嘩啦啦”的紙牌聲。10月26日晚,在去往舉辦“北京青年魔術師之夜”演出現場的大巴車上,來自的社團代表李斯陽還在與同行的曹宇交流撲克牌的手法。

  來自貴州財經大學的大二學生吳俊傑是他們學校魔術社的骨干。從貴州到北京28小時的車程,被這個小伙子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不累!同學們一邊坐車一邊玩魔術,時間一下子就過去了。”

  年僅19歲的吳俊傑為在這次交流大會中學到了很多東西而感到高興,與他同校的大四師兄則在這次比賽中獲得了“金長城杯”近景組銅獎。

  這些來自各個社團的年輕人,有不少參加了此次大會的魔術比賽。但就算是選手和選手之間的交流,也沒有因為競爭者的關系而有所保留。大賽近景組金獎得主鐘志達說:“我們這些選手都一起參加了很多比賽,都成了很好的朋友,在後台的時候也會互相變魔術,互相提建議。”

  在這次中國北京亞洲大學生魔術交流大會中,“交流”是貫穿始終的主題。不論是大師和選手之間通過對話的親切交流,還是在魔法課堂上的細心教導,抑或是選手們在閑暇時間的自由切磋,都讓來參加大會的每一名青年魔術師和大學生魔術愛好者收獲頗豐。

  “北京青年魔術師之夜”的主題曲唱道:“我們說好不放棄,要一直一直走下去,魔術讓我們聚在一起,交流才有新的創意。”在參加交流大會的年輕人眼中,這不僅是“北京之夜”,更是魔術文化的未來之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